《重生医后:谋策冷情帝王心》小说介绍
苏承烟墨渊寒是小说《重生医后:谋策冷情帝王心》中涉及到的灵魂人物,近期在网络上非常火爆,作者“桃子嘤嘤嘤”正在紧锣密鼓更新后续中,概述为:再次醒来,已身处京城街头,衣衫不整,受万人指点,一夕之间,名誉扫地!"既得重生,我必让……
《重生医后:谋策冷情帝王心》小说试读
苏承烟缓缓启唇,语气中带着一丝超脱尘世的淡漠。
“但愿是关于那采花大盗的风声,否则,我担忧婶婶与诸位姐妹们的心神,恐难以承受更多波澜。”
她们面露狐疑,质问道:
“此话何解?”
平白无故招惹是非,难道还有理了?
“李嬷嬷为毁我清誉,于汤药中暗下迷魂之散,意图引不明男子入我闺房,却不幸自食其果。
“此等行径,何以名之?”
苏承烟食指轻触额间,似在冥思那恰当的词汇。
茶蘼心领神会,接口道:
“偷天换日,反噬其身。”
主仆二人一唱一和,四周人脸上的颜色如同秋后的枫叶,尽数转为铁青。
白婉婷察觉所有目光汇聚于己,心中莫名慌乱,面色一沉。
“放肆!诬陷之词岂能信口雌黄,你外祖家的教诲便是如此不堪?!”
苏承烟猛然将茶盏掷地,眉宇间寒意毕现,字字铿锵:
“外祖父身为三朝重臣,为国镇守边疆,家族功勋显赫,岂容你这深闺妇人妄加非议!”
白婉婷遭此训斥,一时语塞,半晌说不出话来。
多年以来,首次有人敢于正面挑战她的权威。
“带李嬷嬷上来。”
苏承烟高声吩咐。
李嬷嬷见到二夫人,如溺水者抓住救命稻草,扑通跪地,匍匐前行,涕泪横流。
有人替她取下口中布团。
“二夫人救救老奴!”
李嬷嬷得以言语,连忙将事先编排好的说辞倾泻而出:
“老奴因捉拿三小姐侍女茶蘼窃取燕窝,略施惩戒,未料竟遭三小姐怀恨,设局陷害。”
李嬷嬷双眼赤红,狠狠瞪向苏承烟。
“老奴身死不足惜,只恨连累了二夫人,颜面扫地,恳请诸位明察!”
她连连磕头,高呼冤屈。
白婉婷初时震惊,继而愧疚,不由长叹。
苏承烟冷眼旁观这场闹剧,心中暗赞,这对主仆演技非凡。
“二夫人。”
“嗯?”
她假意拭去眼角并不存在的泪水。
“不愧梨园出身,无需丝竹伴奏,亦能演绎一出完整戏码。”
白婉婷被触及痛处,怒火中烧。
若非戏子卑微出身,何至于十数年未能扶正,仅以续弦之身,令一双子女皆为庶出,身份低人一等。
苏承烟拍手,一名被五花大绑的陌生男子被带入,女眷们纷纷以袖掩面,见其双眼被黑纱蒙蔽,方松了口气。
“此人便是与李嬷嬷私通的男子。”
男子颤抖不已,连忙求饶:
“小人知错,求各位大人宽恕!早知是高门大户,得罪不起,断不敢为区区银钱所诱。”
茶蘼出示了李嬷嬷在药铺购买迷魂散的证据,人证物证俱全,已无从狡辩。
“这又能证明什么?”
白婉婷勉强寻得借口。
“李嬷嬷患有失眠之症,购迷魂散只为安眠。”
她连忙附和:“正是如此!”
李嬷嬷随即哭诉,声嘶力竭。
苏承烟待其哭声渐弱,淡淡言道:
“烟儿感佩小娘慈悲为怀,若不愿处置李嬷嬷,可至府衙击鼓鸣冤,是非公断。”
第五章真相大白
未待白婉婷回应,已有女眷出言反对。
“万万不可!小事闹至府衙,成何体统!”
在众人眼中,苏承烟险遭玷污,竟不如颜面重要。
苏承烟反讽道:
“若婶婶们认为留李嬷嬷于苏府,能确保自家女儿免遭毒手,那自然最好不过。”
女眷们哑口无言。
低语商讨良久,终推出一人,对白婉婷言:
“李嬷嬷心怀不轨,证据确凿,望二夫人严惩不贷,以正家风!”
众女眷齐声响应。
苏承烟一言,将白婉婷置于进退维谷之地。
李嬷嬷乃其心腹,处置她无异于自断臂膀!
苏承烟,实乃低估了你!
“老奴冤枉啊!”
李嬷嬷高声疾呼。
喧嚣让白婉婷心烦意乱。
今日召集苏府女眷,原是想让苏承烟成为众矢之的,今后在府中再无立足之地。
谁料反被算计!
“来人!”
白婉婷咬牙,狠下心来。
“李嬷嬷私通外人,几欲玷污苏府清誉,立即将二人拖出,杖毙示众,以儆效尤!”
仆从围拢,将二人拖向门外。
李嬷嬷不甘地哀号:
“不!我听命于二夫人……”
言及中途,瞥见白婉婷警告的眼神,只得将余下话语吞回。
家中儿郎仍在二夫人手中,不可牵连无辜。
凄厉的惨叫渐渐消逝,一柱香后,血迹被仆人冲洗干净。
“如此处理,烟儿可还满意?”
白婉婷面色阴沉依旧。
“小娘愿为烟儿主持公道,自是满意。”
苏承烟故作惋惜,轻轻摇头。
“只是小娘惯用的仆从受损,烟儿心中有愧,他日定当为您挑选得力之人。”
“你!”
白婉婷指尖泛红,直指苏承烟,满是愤懑。
苏承烟对她的怒气视若无睹,起身,慵懒言道:
“烟儿先行告退,休息去了。”
仆从引路,将三小姐引入一处幽静的庭院前……
六
"此乃二夫人特命奴婢们精心布置,若有任何所需,尽管吩咐,自当添置齐全。"
白婉婷素来擅长表面文章,无懈可击。
唯院中他人身影,稍显突兀。
"拜见三小姐,奴婢秋棠,原为大小姐侍奉起居,今被调至此。"
其后数人亦齐行礼。
"怎敢劳姐姐割爱,遣心腹至我身旁?"
苏承烟甫坐石凳,秋棠便眼疾手快奉上茶水。
"三小姐初来,身边仅一婢女,自需增援。二小姐不放心他人,恐有疏忽。"
是侍奉,抑或探查,皆已昭然若揭。
双方心知肚明,却不言破。